在很多人眼中,护士主要负责给病人打针、发药。事实上,他们做的可不只这些,很多护士还会从繁忙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获取灵感,想病人之所想,通过发明创造来帮助患者。
李先生平时携带的造口尿袋,常规护理后可以恢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但还是会遇到造口处皮肤疼痛、局部出血等问题,他所在的安徽县城医院没有造口护理门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发的在线平台对于病人在家里无法确定的造口问题,能随时指导服务。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护士长 顾晓峰:你看这是我们的一个病人的护理评估,他在居家之后可以把每次的护理评估上传到照片平台上面去,在任何地方遇到了造口的问题都可以来进行一些互动,或者寻求我们的帮助。
患者 李先生:有小问题我们在家里就可以解决,这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病人。我们在安徽离上海比较远,来一趟也不容易。
在胃肠镜检查中,患者俯卧位时容易滑落吸氧管,可能会造成低氧血症。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护士将氧气管整合在口垫上,便于佩戴,口鼻双重供氧,降低了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此外,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针对危重患者护理的血滤导管固定装置、口咽通气固定贴膜等发明已通过授权。记者从上海市护理学会了解到,仅去年一年,上海全市护士参加护理学会创新奖评审的项目有120项,这些项目都获得了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护理技术、器具及信息化创新等,护士的发明正在服务越来越多的患者。
上海开设护理门诊 “小”护士变身“大专家”
除了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发明创造来帮助患者,在上海,还有一群护士是利用专科知识为患者解决疑难问题的“大专家”。随着高学历的护理人才越来越多,上海各级医院普遍开设了护理门诊。
上海符女士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巨结肠,需要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她经常带着孩子来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肠道管理护理门诊,通过专科护理指导灌肠来减轻孩子的肠道扩张,在医生手术时,尽可能少切一段肠子。手术十分顺利,今天,她来向坐诊护士吴安琪学习扩肛,防止手术吻合口出现狭窄。
近年来,上海各级医院都普遍开设了护理门诊,其中最广泛的是静脉导管和伤口造口护理门诊,开设护理专科门诊对于出诊护士、服务项目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记者了解到,吴安琪所在的医院共有护士872人,像他这样的男护士占到5%左右。男护士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市护理学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上海全市注册护士达到11.13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2020年底的4.24人增长到2022年底的4.49人,增长了5.89%,护士学历也在逐渐提升。